新闻中心
News
新加坡——在滨海湾金沙体育中心如雷的掌声中,2025年世界游泳锦标赛正式落下帷幕,为期九天的赛事汇聚了全球顶尖选手,而在碧波池中斩获两金一银的中国选手张雨霏,于赛后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篇题为《积跬步,至千里》的长文,以细腻笔触回顾职业生涯与本次征程,引发体育界广泛共鸣。
"站在泳池边望向国旗升起时,我忽然想起第一次跳进家乡徐州那个露天泳池的下午。"张雨霏在开篇这样写道,那位七岁的小女孩或许不会想到,十八年后的今天,她能够站在世界之巅,长文中,她详细追溯了自己从初学游泳到站上世界领奖台的心路历程,尤其着重分享了"积累"二字对她的深刻意义。
本届世锦赛上,张雨霏的表现可圈可点,在女子100米蝶泳项目中,她以55秒43的成绩卫冕冠军;随后在4×100米混合泳接力中与队友携手摘金;而在200米蝶泳决赛中,她以0.32秒之差获得银牌,这些闪光时刻的背后,是她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积累。
"很多人只看到我们在赛场上的几分钟,却不知道为了这几分钟,我们付出了多少个几分钟。"张雨霏在文中透露,过去一年中,她累计训练了超过1200小时,游程接近3000公里,这相当于从北京到新加坡的距离,每一个技术动作都经过千百次打磨,每一次转身都经过精密计算,每一口换气都力求完美。
中国游泳队主教练李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:"张雨霏的成功绝非偶然,她总是第一个到达训练场,最后一个离开,她的积累不仅仅是在水中,更包括视频分析、体能训练、营养调配和心理建设等全方位努力。"
在本届世锦赛上,细心的观众可能注意到张雨霏的出发反应时间有了明显提升,数据显示,她的出发反应时间从去年的0.68秒平均提高到0.61秒,这0.07秒的进步,背后是数百次的起跳练习和力量训练。
"我曾经认为这些细微的差别无关紧要,但现在我明白,高水平竞技中,0.01秒的差距就是金牌与银牌的距离。"张雨霏在长文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与工程师合作,利用高速摄像机和压力传感器分析每一个起跳动作,微调脚部在起跳板上的位置和角度,从而获得最佳的出发效果。
美国游泳名将凯蒂·莱德基在赛后评论道:"张雨霏对细节的关注令人印象深刻,她不断改进技术中最微小的环节,这种持续积累的精神值得所有运动员学习。"
张雨霏在长文中没有回避职业生涯中的低谷期,她坦诚分享了2023年世锦赛失利后的心理挣扎,以及如何通过积累小目标重建信心。
"那时我学会了不再盯着遥远的终点,而是专注于下一步该怎么游,每次训练只求比前一天快0.01秒,每次比赛只求比预赛快一点,这些微小的进步最终汇聚成了明显的突破。"她写道。
体育心理学家张教授分析认为:"张雨霏的'积跬步'哲学实际上是一种非常科学的目标分解方法,将宏大目标分解为可管理的小单元,既能减轻心理压力,又能提供持续的正反馈,这对于长期保持高水平竞技状态至关重要。"
在本届世锦赛上,17岁的中国小将王雨涵在200米蝶泳中获得第四名,与奖牌失之交臂,赛后,张雨霏特意上前拥抱安慰,并在社交媒体发文中特别提到:"看到年轻选手,我仿佛看到昨天的自己,成功需要时间积累,我相信只要坚持,她们一定会迎来自己的高光时刻。"
这种传承精神不仅体现在言语上,更体现在行动中,据队内人士透露,张雨霏经常与年轻选手分享训练日志,详细记录每天的训练量、技术调整和心理状态,这些日志如今已成为年轻选手的重要参考资料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"积累"的方式也在发生革命性变化,张雨霏在文中提到,她的团队使用智能穿戴设备收集训练数据,通过人工智能分析找出最佳训练负荷和恢复时间,这些科技手段让"积跬步"更加科学和高效。
"我们不再仅仅依靠教练的经验和运动员的感觉,而是让数据说话,每一次划水效率、每一次转身时间、甚至每一次心跳变化都被记录和分析,这些海量数据的积累,帮助我们精准定位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。"张雨霏写道。
张雨霏的长文不仅限于竞技层面,还谈到了体育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,她特别提到自己参与开展的游泳普及项目,帮助超过1000名偏远地区儿童学习游泳技能。
"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金牌,更在于它能够一点点改变人们的生活,看到那些最初怕水的孩子最终能够自信地在水中嬉戏,我感受到另一种形式的'至千里'——种社会进步的积累。"
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刘教授评论道:"张雨霏的'积跬步,至千里'理念实际上反映了中国体育文化的深层价值观——强调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渐进式改进,这种价值观不仅适用于体育领域,也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。"
随着巴黎奥运周期的结束,目光已经开始转向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,当被问及未来计划时,张雨霏在长文中写道:"我仍然每天积累,每天进步,游泳是一项终身运动,我希望无论三年后是否还在竞技场,都能继续为中国游泳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。"
新加坡世锦赛已经落幕,但张雨霏和她的队友们的积累之路仍在继续,正如她在文末所写:"每一滴汗水都是通向未来的阶梯,每一次努力都是超越自我的尝试,我相信,只要坚持积累,终将抵达远方。"
这篇发自内心的长文在发布后12小时内获得超过50万点赞和10万次分享,不仅激励了体育爱好者,也在更广泛领域引发了关于"积累与成功"的讨论,在追求速成的时代,张雨霏和她的"积跬步,至千里"哲学提醒人们:真正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,而是日复一日坚持的必然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