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公司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足协评议裁定,张玉宁肘击红牌无误 上海德比两争议判罚获官方确认

2025-09-14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在刚刚结束的中超联赛第12轮上海德比大战中,主裁判的几次关键判罚引发广泛讨论,中国足球协会裁判委员会于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,对外公布了针对本轮联赛中三起争议判罚的评议结果,最受关注的上海海港队球员张玉宁的肘击行为被认定为红牌正确,而德比战中另外两次判罚——一粒进球被判无效和一个点球未予判罚——也被裁定为符合规则。

争议焦点:张玉宁肘击事件全程回放

比赛进行到第67分钟,上海海港与上海申花战成1-1平局,双方在中场展开激烈拼抢,海港队前锋张玉宁在争抢高空球时扬起右臂,肘部击中申花后卫朱辰杰的面部,后者当即倒地不起,主裁判王迪在得到视频助理裁判提醒后到场边查看回放,随后直接向张玉宁出示红牌将其罚下。

这一判罚立即引发海港教练组和球员的强烈抗议,张玉宁本人摊手表示无辜,强调自己是在自然起跳过程中保护性扬臂,并非故意击打对手,海港主帅穆斯卡特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直言:“这是一次完全正常的身体对抗,裁判的判罚改变了比赛走向。”

足协裁判委员会评议组通过多角度视频回放和三维技术分析后认定:张玉宁在起跳时肘部明显向外扩张,击打动作具有主动性和危险性,符合规则中“使用过分力量或野蛮方式与对方球员争抢”的红牌判定标准,评议组发言人表示:“球员有责任控制自己的肢体动作,无论意图如何,此类对对手安全构成威胁的行为必须受到严厉处罚。”

德比战另外两判罚同时获确认

除了张玉宁的红牌,上海德比中还有两次判罚同样引发热议。

第38分钟,上海海港曾由奥斯卡攻入一球,但视频助理裁判介入后,发现海港队员在进攻发起阶段对申花球员有犯规动作,主裁判最终判定进球无效,这一决定引发了主场球迷的强烈不满,现场嘘声持续近三分钟。

评议组在复核后指出:“VAR回放清晰显示,海港队武磊在争抢时从背后推搡申花防守球员,导致后者失去平衡,虽然犯规动作不大,但直接影响了防守球员的位置和能力,根据规则第11条,判罚进球无效是正确的。”

比赛第84分钟,上海申花队员在禁区内与海港防守球员接触后倒地,当值主裁判未判罚点球,VAR检查后也维持原判,评议组认为:“防守球员先触碰到球,随后的身体接触属于合理冲撞范畴,不构成点球判罚条件。”

足协评议裁定,张玉宁肘击红牌无误 上海德比两争议判罚获官方确认

技术解析:规则如何界定肘击行为

针对张玉宁的红牌争议,足协裁判委员会特意发布了官方解读,根据《足球竞赛规则》第12条规定,一名球员在争抢球时使用过分力量或野蛮方式对待对手,无论是否故意,均应被红牌罚令出场。

“关键不在于球员是否有意伤害对手,而在于动作本身是否对对手构成危险。”前国际级裁判,现足协裁判委员会技术总监孙葆洁解释道:“足球运动员在起跳时手臂应当用于保持平衡而非扩张身体范围,当肘部抬起高度超过肩部且与对手发生接触时,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构成红牌犯规。”

现代足球技术分析显示,肘击动作即使看似轻微,也可能造成严重伤害,数据显示,职业足球比赛中面部受伤案例中,约23%由肘部撞击引起,这也是为什么裁判员对这类行为采取“零容忍”态度。

VAR技术再次成为关注焦点

本次评议结果再次凸显了VAR技术在现代足球中的重要作用,三起争议判罚中,VAR两次介入并提供关键视角,帮助主裁判做出最终决定。

“VAR不是要取代主裁判,而是为他们提供更多信息。”足协技术部主任郭炳颜表示:“像张玉宁的肘击动作,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,主裁判可能因为角度问题未能完全看清,VAR从多个机位提供回放,让判罚更加准确公正。”

郭炳颜也承认VAR系统仍需完善:“我们注意到VAR介入时间有时较长,影响了比赛流畅度,未来我们将通过技术升级和裁判培训,优化VAR使用流程,在保证判罚准确性的同时,尽量减少对比赛节奏的影响。”

中外裁判专家观点一致

令人注意的是,本次足协的评议结果与国际足球专家们的看法高度一致,前英超裁判马克·克拉滕伯格在个人专栏中评论道:“中国裁判的这次判罚非常勇敢且正确,张玉宁的动作在现代足球中绝对不可接受,无论他是否有意。”

亚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、阿联酋人阿尔·拉伊斯也表示:“保护球员安全是裁判的首要任务,中国足协支持裁判对危险动作做出严厉判罚,这符合国际足联的最新指导精神。”

国内足球名宿范志毅在电视节目中坦言:“张玉宁是我的晚辈,我很欣赏他的能力,但这次判罚确实没有問題,年轻球员需要学会控制情绪和动作,这对中国足球的整体发展是好事。”

足协评议裁定,张玉宁肘击红牌无误 上海德比两争议判罚获官方确认

历史相似案例对比分析

这不是中超第一次因肘击事件引发争议,2018赛季,北京国安球员韦世豪因类似动作被禁赛7场;2021赛季,山东泰山队外援费莱尼因肘击被追罚5场。

与国际足坛相比,英超联赛2022-2023赛季共出现17次因肘击直接红牌,其中15次经过申诉后维持原判,意甲联赛上赛季9起类似案例中,仅有1起最终被撤销。

数据显示,全球范围内肘击红牌的维持率高达88%,说明足球界对此类行为已有高度共识。

球员反应与后续影响

张玉宁可能面临进一步停赛处罚,根据《中国足协纪律准则》第53条,直接红牌通常自动停赛1场,但纪律委员会有权根据犯规严重程度追加处罚,历史上类似案例通常被追加2-3场停赛。

上海海港俱乐部官方表示,虽然尊重足协评议结果,但仍将为张玉宁提出申诉,希望纪律委员会考虑球员无意犯规的事实,俱乐部声明中写道:“张玉宁是注重体育道德的球员,这次事件纯属意外,我们相信纪律委员会会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。”

上海申花俱乐部则对足协的评议结果表示欢迎,朱辰杰经过医院检查,确诊为面部软组织挫伤,预计需要一周时间恢复。

中国足球裁判水平的提升

这次争议判罚的处理过程,从现场裁决到赛后评议,展现了中国足球裁判体系的进步,近年来,中国足协大力投资裁判培训,引进先进技术,定期邀请国际裁判专家授课,明显提升了本土裁判的水平。

“五年前,这样的争议判罚可能会不了了之,或者因为俱乐部压力而改判。”足球评论员周晨表示:“现在足协能够坚持原则,基于规则和事实做出专业判断,这是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进步。”

中超联赛裁判总监张雷透露:“我们每个赛季组织超过200场裁判培训,引入VR技术模拟判罚场景,并使用大数据分析裁判表现,目标是到2026年,使中超裁判水平达到亚洲一流。”

对联赛竞争格局的影响

张玉宁的停赛将对上海海港的锋线造成不小影响,作为球队主力射手,张玉宁本赛季已攻入8球,排名射手榜第三位,他的缺阵可能影响海港队在接下来关键战役中的表现。

从更大层面看,严格执法危险动作有利于保护技术型球员,促进联赛技战术水平提升,上海申花主帅吴金贵指出:“球员需要学会在激烈对抗中保持技术动作的规范性,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。”

球迷反应与舆论反馈

尽管足协的评议结果专业权威,但球迷群体仍然存在分歧,网络投票显示,65%的球迷支持红牌判罚,35%认为处罚过重,海港球迷组织发布声明,质疑裁判标准的统一性,要求足协公布更多类似案例的判罚标准。

体育媒体人马德兴评论道:“规则就是规则,不能因为球员名气大或比赛重要而改变标准,足协这次坚持原则值得肯定,长期来看有利于中国足球形成规范的竞赛环境。”

国际视野:全球如何处理类似案例

纵观国际足坛,对肘击行为的严厉处罚已成趋势,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,国际足联明确指令裁判员对危险动作采取“最强硬态度”,世界杯上有3名球员因肘击行为被直接红牌罚下,全部遭到追加停赛。

欧洲各大联赛也加强了对肘击行为的处罚,英超联盟上赛季修订指导方针,明确要求裁判员将“可能造成伤害的肘部动作”直接判为红牌,无论是否故意。

中国足协此次判罚与国际标准接轨,表明中国足球正在融入世界足球发展的主流趋势。

规则与公平的胜利

张玉宁肘击事件及其评议过程,展现了中国足球日益成熟的法律体系和裁判专业水平,在情绪激昂的德比大战后,基于规则和事实的冷静分析最终战胜了主观情绪,这标志着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中的重要进步。

正如足协评议组最后强调的:“足球比赛难免激烈对抗,但球员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,我们支持裁判保护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决定,这也是对所有职业球员的警示:必须学会在激烈竞争中控制自己的动作。”

随着中国足球继续推进职业化改革,这种对规则的尊重和执行的一致性,将为联赛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,最终提升中国足球的整体竞争力。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