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News
当哈里·凯恩在第89分钟将点球踢向看台时,温布利大球场陷入死寂,这位英格兰队长跪倒在草皮上,双手掩面,而对手的欢呼声像潮水般淹没了他,2025年欧洲杯决赛的终场哨声,为凯恩的职业生涯又添一笔悲情注脚——30岁的他,手握无数纪录,却依然与冠军奖杯咫尺天涯。
“三十而立”对常人意味着成熟与收获,但对凯恩而言,却是更沉重的枷锁,从热刺青训营到拜仁慕尼黑,从英超金靴到德甲射手王,他的荣誉簿上唯独缺少一座团队冠军奖杯,本届欧洲杯,凯恩以队长身份率领英格兰一路高歌猛进:小组赛3场3球,淘汰赛连斩法国、葡萄牙,半决赛加时绝杀德国,媒体称这是“三狮军团黄金一代的终极救赎”,但命运再次开了玩笑。
决赛中,凯恩先是第12分钟头球中柱,又在第57分钟错失单刀,当裁判在第87分钟判给英格兰一粒争议点球时,转播镜头捕捉到凯恩颤抖的双手——他上一次在国家队罚丢点球,正是2022年世界杯被法国淘汰的关键时刻,历史重演,皮球高高飞出门框,社交媒体瞬间炸锅:“凯恩的诅咒”“英格兰的悲情DNA”等话题冲上热搜。
凯恩的遭遇早已超越体育范畴,成为流行文化中的“有梗”现象,球迷调侃他“冠军绝缘体”,自媒体用他制作“求而不得”的表情包,甚至心理学界分析其“逆境人格”,但更多人在戏谑后感到心酸——凯恩的职业生涯像一部精心设计的悲剧:
“他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,每次接近山顶,石头又滚回原点。”《卫报》的评论引发共鸣,就连对手球迷也承认:“你可以嘲笑英格兰,但很难嘲笑凯恩。”
专业分析指出,凯恩的困境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:
值得注意的是,凯恩并非不努力,2023年转会拜仁时,他拒绝高薪选择降薪加盟,只为“触摸冠军奖杯”,但拜仁当赛季德甲丢冠、欧冠止步四强,队友穆勒曾透露:“哈里训练后加练100次射门,但运气似乎总站在对立面。”
决赛失利后,英格兰主帅索斯盖特宣布离任,而凯恩的去留成为焦点,尽管已过而立,他的状态仍处巅峰(2024-25赛季俱乐部49场42球),但时间不等人,专家提出三条路径:
英格兰名宿莱因克尔在专栏中写道:“哈里需要明白,伟大球员的定义不只在于奖杯,但若他终有一冠,那将是足球史上最动人的故事之一。”
或许,凯恩的“无冕之王”标签短期内难以撕下,但正是这种缺憾让他成为足球世界的独特符号,在他蹲踞草皮的背影里,人们看到的不只是失败者的落寞,更是竞技体育最残酷也最迷人的真相——并非所有付出都有回报,但坚持本身已值得尊敬。
正如温布利大球场终场时响起的歌声:“他永不放弃,他属于英格兰。”凯恩的故事,未完待续。